普京放下身段与中国合作?中国军工今非昔比,中俄有哪些可交流

2022-08-05 15:20:14

近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谈论中俄关系时表示,中俄之间关系密切,不仅在外交层面相互理解和支持,在军事方面,中俄两国的交流十分融洽,双方互相分享最好的经验积累。中俄之间的军事合作不仅仅只是交流产品,买卖武器,而是从技术层面的深入合作。

作为两个相邻的大国,中俄之间有着浓厚的历史渊源。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两国之间时而针锋相对,时而并肩作战。清朝末期,沙俄与其他列强一同瓜分中国,通过不平等条约迫使清政府割让大片领土。但在俄国十月革命后,苏联对中国的革命力量给予了许多的帮助,抗战时期苏联援华航空队是最早有组织帮助中国抵抗日本战机的外国空中力量。抗美援朝时期,虽然苏联不直接出兵参战,但愿意向中国出口武器装备。这些苏联装备对火力较弱的志愿军部队来说,堪比雪中送炭。

在中苏关系蜜月阶段,苏联方面派出大量的援华专家,帮助中国建立重工业体系,一个原本只能生产轻工业产品的农业国家,逐步可以生产自己的汽车,轮船,甚至是飞机,坦克。尽管这位曾经的“老大哥”最终为了利益,站到了中国的对立面,但苏联的早期帮助确实为中国工业的成长,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中苏关系破裂后,苏联与另一个超级大国美国合力对中国施压,中国领空美国侦察机横行,北方边境苏联数十万机械化部队大军压境,并且面临核威胁,中国一度十分危险,尽管各方都没有走到最惨烈的一步,但苏联的做法着实让中国十分艰难。苏联后期,中苏关系恢复正常化,但直到苏联解体,曾经那份共同进步的真挚情感都只不再复现。

随着俄罗斯的新生,中俄关系进入新的篇章,由于曾经苏联技术的大量引入,中国在军事装备发展路线上曾一直紧跟苏联脚步,从7.62毫米口径的机枪、步枪,以米格战机为蓝本的歼5、歼6、歼7,再到一代传奇的59坦克,中国军队中,源自俄国的装备占比极大。因此,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军事合作十分密切,俄罗斯为中国提供的苏27系列战机,为90年代的中国提升东南沿海作战实力起到了重要作用,随后的苏27战机仿制期间,俄罗斯更是出售了不少包括航空发动机在内的关键零部件,也为中国独立的现代战机制造能力打下了基础。

随着中国的国力提升,中国已经具备自主研发全新军事装备的能力,但在一些对可靠性要求极高的装备上依旧是在俄国技术上自行升级改良的,例如陆军最新的99A型坦克,该型坦克使用的依旧是俄制标准的125毫米火炮,这款火炮最早是以通过外交层面从罗马尼亚获得的T72M坦克,拆下125毫米火炮,结合中国多年生产105坦克炮等西方火炮技术,自行逐步仿制改良而来的国产版本。而04A型步战车,在主要火力布置上则采用与俄军BMP3基本一样的配置,由此可见中俄在武器装备的交流上十分密切。

近年来,国产自研装备在性能上已经足够强大,国产歼11,歼16系列战机不逊于任何一款俄罗斯自己的苏27后继者。五代机项目上,歼20晚于苏57开始研发,但歼20早已正式量产,苏57依旧处于后期验证阶段。但中国还是多次向俄罗斯采购包括S400,苏35战机等高端军事装备,一是弥补国产装备产能,二是,在美国全球吸血的今天,中俄是唯一可以与之抗衡的力量,中俄之间战略伙伴的关系需要良好的维护,在俄罗斯在叙利亚行动前缺乏资金,中国以预付进口能源费用提供一定的帮助,而在西方希望挑拨中俄关系各个击破时,普京也站了出来直接阐明中俄关系,毫无疑问,两国在不断的磨合中早已有了默契,任何外部挑拨都不足以撼动。


2023年3月日历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楚北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教育科研、体育健康、商旅生涯、国际资讯、综艺娱乐、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楚北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