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北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教育科研、体育健康、商旅生涯、国际资讯、综艺娱乐、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2-06-24 23:55:33
衰退、熊市、通胀、以及日益恶化的经济数据和不断飙升的生活成本正笼罩着今日美国。
近日,摩根大通、高盛、贝莱德、花旗等多家华尔街大行纷纷发出衰退预警,忧虑情绪持续性攀升,纽约联邦储蓄银行甚至认为,美国经济衰退的几率为80%。今年以来,谷歌上“经济衰退”一词的搜索量创下18年来新高。
谷歌上“经济衰退”
市场充斥着恐慌和抛售,标普500指数已自高点跌超20%步入熊市,正迈向1932年大萧条以来最糟糕的上半年表现,分析师警告股指恐继续下跌20%。
此外,美国5月CPI同比上涨8.6%,再创 40年新高。生活成本不断上涨让美国民众直呼肉疼。最新数据显示,全美油价已涨至近5美元每加仑,鸡蛋价格上涨了220%,黄油上涨了51%,面粉上涨了40%。
美国5月CPI再创新高
随着中期选举的临近,拜登政府支持率跌破36%,这比任何一届即将进入中期选举的美国政府低了大约10个百分点,正在接近他的前任特朗普在任时的最低水平,这对民主党来说是一个令人十分不安的信号。
美国总统拜登
路透调查显示,34%的美国人表示,经济是美国目前最重要的问题,拜登的支持率或受美国40年来高通胀的影响。
为挽救颓势,拜登政府频繁采取行动缓解通胀危机和衰退风险。其中,削减特朗普时期留下的关税政策成为当下焦点。
1、美对华关税的前世今生
关于美对华关税的启动,时间要拨回至5年前。
2017年8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在时任总统特朗普的授意之下,发起“301调查”。次年3月,美国正式宣布将对中国600亿美元的商品征收进口关税,并于7月开始对第一批清单上价值34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25%的进口关税。2019年8月,美国政府再度宣布,对自华进口的约3000亿美元商品加征10%关税。
美国前任总统特朗普
对此,来自美国商界和消费者的反对声音如潮水般袭来,超160家美国商业组织组成的联盟联名致信,要求特朗普推迟对中国商品的所有关税上调。美国华都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立智曾表示,“美国政府加征关税的结果,实际上是让消费者买单,根本达不到所谓的预期目的。”
今年5月3日,新华社报道称,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四年前依据所谓“301调查”结果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的两项行动将分别于今年7月6日和8月23日结束。即日起,该办公室将启动对相关行动的法定复审程序。
而美财长耶伦也于4月“放风”称,美国政府正在仔细研究对华贸易战略,取消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值得考虑”。
自此,有关美国对华关税的讨论再次拉开序幕。
2、前所未有的通胀危机与步步逼近的经济衰退
中美贸易关系近年来不断调整,而此次削减关税的起因,有相当一部分在于美国本轮40年难遇的大通胀。
通胀,简单来说就是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所需数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等问题的现象。
而受疫情拖累,2020年美国经济走势疲软,拜登上任后推出一系列举措来刺激市场、重振经济。其中的第一份预算方案便要求联邦政府在2022财年支出6万亿美元,到2031年将总支出增加到8.2万亿美元,这一天量刺激使得美国联邦持续支出达到二战以来最高水平。
此外,美联储此前为救市祭出的无限量QE+降息+扩表等一些列“超级组合拳”释放了过剩流动性,市场中的货币超量,自此留下了高通胀的祸根。只是那是,在绝大多数人的口中,“通胀都只是暂时的”。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
2021年,美财长耶伦曾多次公开表示,随着疫情结束,压力会释放,通胀是暂时的,从长远来看,美国经济不会过热。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
“同一战队”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也多次强调,推动通胀走高的原因多重复杂,高企的经济数据大概率仍是暂时的。
拜登对通胀的看法也和鲍威尔、耶伦出奇地一致,拜登曾表示,物价上涨预计是暂时的,但通胀长期失控会对经济构成真正的挑战,政府将保持警惕。
此轮经济刺激叠加疫情缓和,美国经济迅速复苏,2021年美国经济增长率达到5.7%,为38年来最高。但与此同时,高通胀的种子已经悄然埋下。
受全球供应链危机等因素影响,市场的供需失调愈发明显。数据显示,2021年美国对全球贸易逆差增长28.1%至8691亿美元,其中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达3553亿美元,与特朗普政府所谓的“通过关税政策降低对华贸易逆差”的目标相悖。
今年以来,俄乌冲突的意外到来引发了能源与粮食危机,使得通胀数据进一步恶化,逐月攀升至40余年最高;而大规模的加息又将美国经济推向衰退的边缘。据英国《金融时报》近日调查显示,70%的经济学家认为美国经济将在明年陷入衰退。拜登政府压力重重,随即开始采取行动。
美国实际GDP增长率
3、“对华关税是美国经济的回旋镖”
除了释放战略储备原油,减免汽油税,甩锅“俄乌冲突”之余,拜登这一次将目光锁定对华关税。
据美联社6月18日报道,美国总统拜登表示,正考虑是否取消特朗普时期对中国加征的关税。
此外,美财长耶伦也于近日表示,拜登政府从特朗普政府延续下来的一些对华关税“没有任何战略意义,还增加了消费者开销”。
两名美国高级官员的重要表态一方面彰显了美国抗通胀的决心,另一方面也让人重新审视如今的美国经济前景和中美贸易关系。
前美国大使David Adelman在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通胀将是美国11月份中期选举的头号问题,对华关税像回旋镖一样反过来伤害了美国经济,取消它将使美国的通胀率随着时间推移降低1%。”
值得注意的是,据CNN报道,前美国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Gary Cohn表示,支持拜登取消特朗普时期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的一些关税,以应对高通胀。Gary Cohn还指出“这是在奖励美国公民,关税增加了美国消费者的购物成本”。
前特朗普顾问Gary Cohn
对于美方的频频发声,中方也作出明确表态。
6月23日,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舒珏廷表示,美国对中国产品的关税越早取消,美国、中国和世界各地的消费者和公司就越早受益,美国和中国应该为贸易和经济合作创造条件。
4、“头号反对人物”:只是谈判筹码 贸易代表从不放弃筹码
尽管美国总统、财长、商务部长等多方人士近日频繁对放宽对华关税释放强烈信号,但此事依然迟迟未能达成一致。
据彭博社6月22日报道,美国贸易代表戴琪本周三在出席国会听证会时表达了她不放弃对华关税的坚定立场。戴琪表示,“在我看来,对华关税是一个重要筹码,贸易代表从不放弃筹码。”
美国贸易代表戴琪
在听证会现场,戴琪承认关税和其他贸易工具可以帮助改善美国经济的中长期竞争地位,但尽管如此,她依旧坚称“取消关税对抑制短期通胀的效果可能是有限的。”
而过去几年,戴琪在对华关税方面的强硬立场从未改变。
2021年3月,戴琪当选美国贸易代表,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曾表示,“美国还未准备好取消对中国征收的关税,取消关税可能会损害经济。”
2021年10月,戴琪在智库活动上谈及对华关税问题时表示,拜登政府将继续推行特朗普时期的对华关税政策,并启动有针对性的对华关税排除程序。
2022年5月2日,戴琪在洛杉矶接受采访时表示,降低对华关税可以做为战略研究的一部分,任何政策转变都需关注中期目标。
从过往历次公开表态中,戴琪的表态愈加清晰,即明确反对取消对华关税。
我们知道,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核心职责是负责制定和协调美国国际贸易、商品和直接投资政策,而关税政策调整是其重要职责之一。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吕祥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取消对华关税,相当于剥离了戴琪对华作战的“武器”,会将让其在美国政府中的作用变得无足轻重。”
此外,代表美国钢铁工人的劳动团体也支持继续征收关税,它们强调“政府的行动应该考虑国家利益,加强美国经济的未来竞争力”。 国家纺织协会会长Kim Glas指出,纺织业严重忧虑调整关税,这对应对通胀没有什么帮助。
小结
据《纽约时报》报道称,在取消对华加征关税方面,拜登政府内部辩论已公开化。而最终,美国能否在近期取消对中国产品关税,通胀的高烧能否随着夏天的高温渐渐退去,还要看拜登的抉择。
参考来源:
《中美贸易能解决关税困扰吗?》 英国金融时报
《美国通胀达40年新高,为什么拜登迟迟不减对华关税?》财经杂志
《美国启动对华加征关税复审程序》 新华社
《拜登戴琪接连发声,两派博弈愈加激烈,谁在阻拦美取消对华加征关税》环球时报
《Biden’s top trade negotiator defended China tariffs a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leverage》纽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