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北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教育科研、体育健康、商旅生涯、国际资讯、综艺娱乐、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2-06-21 16:31:48
6月20日早盘,锂电负极、储能表现强劲,宁德时代盘中涨超5%,锦浪科技涨超16%,上能电气涨超13%,璞泰来涨超6%,恩捷股份、赢合科技、天赐材料等跟涨。
消息面上,6月17日2022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在江苏省昆山市举行启动仪式,参与此次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新能源汽车品牌达到52个,车型超过100多款。另外,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日前印发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提出,要加快新能源车发展,逐步推动公共领域用车电动化。
国金证券表示,面临疫情等因素调整,国家、地方双向并举陆续推出超常规刺激方案,20个省市出台相关地补,最高补贴3万,上半年电车的加价基本抹平甚至富余。伴随新能源车下乡政策,预计对市场需求产生极大的拉动。在渗透率20-30%阶段,全球电动化会进一步加速。
赛道基金充当反弹急先锋已有基金收复失地
数据显示,4月27日以来,押注新能源上游材料、新能源车、资源等板块的赛道类基金净值反弹最快,是市场反弹的“急先锋”。
信澳新能源精选、国投瑞银新能源A、银华智荟内在价值、银华乐享A、国投瑞银先进制造、泰信现代服务业等21只基金的区间涨幅均超50%。这些基金多重仓新能源上游材料,受益于相关个股的大幅反弹,基金净值反弹速度较快。信澳新能源精选、银华智荟内在价值已经率先收复失地。
另外,还有70余只主动权益基金净值反弹幅度在40%至50%之间,收复失地的迅速也比较快。这些基金同样大多为新能源、光伏、半导体等赛道股相关重仓基金,其中不乏雷俊、曹春林、石炯、刘伟伟等较知名的擅长新能源投资的基金经理。经历净值的快速回血,不少基金年内跌幅已经收窄至10%以内。
反弹还是反转?基金经理这么看
可以看到,持有新能源产业链个股成为本轮基金业绩反弹的制胜法宝。不过,在短期快速上涨之后,基民是现在逢高出货、回本就卖,还是继续持有,等待下一波上涨?
分析人士指出,新能源基金基本上都是行业型基金,本身的波动与行业指数紧密挂钩,短期来看支持继续修复的动力和动机明显减弱。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新能源基金不能买了,如果投资者是从长期投资的角度出发,愿意花时间等待且能够忍受大幅波动的话,新能源板块依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事实上,不少基金经理直言,新能源向上逻辑不改,看好产业链中长期投资机会。前海开源基金基金经理崔宸龙表示:“今年开年以来,无论是新能源还是其他热门投资板块,像半导体、军工及医药消费等板块都出现了很大回撤,这主要是和整个宏观经济基本面相关。聚焦到新能源领域,包括新能源车产业链,其发展历史相对较短,真正看估值可能要从2016年、2017年开始,现在很多公司的估值已经低于2018年低点,处在一个历史非常底部的位置。从这个角度上看,机遇大于风险,整个行业的景气度非常高。”
“虽然今年新能源板块可能难以达到去年的高度,但是从全部A股行业来看,景气度依然是比较占优的,新能源车、光伏、储能的需求依然是比较高的。”在泰达宏利基金经理王鹏看来,“今年前4个月,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速依然较高。随着复工复产、生活消费的恢复,叠加政策的刺激,相信同比增速后续还会有所提升,整体需求依然是非常强劲的。”
不过,短期来看,在今年整体经济增长压力比较大、扰动因素比较多的环境下,震荡行情可能会反复出现,反弹或不会一蹴而就。
面对新能源板块的持续反弹,嘉实基金成长风格投资总监姚志鹏表示,经历了本轮情绪的修复行情之后,整个成长类板块的估值修复已经来到了下半场,未来企业盈利能力将成为行业板块涨跌的重要因素。
围绕新能源相关领域的投资机会,姚志鹏强调,万物都有周期,投资中需要寻找中周期的主导产业。“当前市场低点的时候,投资者不要去博弈下一个高点,而是要找中周期能够实现业绩驱动股价上涨的产业。”姚志鹏表示,从产业角度看估值,当前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资产在历史估值偏低位置,未来中国汽车产业,即使是传统车产业,保守估计也有一倍以上的空间。姚志鹏分析指出,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增速处于全球中间水平,整体渗透率为20%多的水平,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大概率超过50%,甚至能够达到60%、70%的水平,其投资前景十分广阔。
(文章整理自证券时报、中国基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