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廷根政府允许女性在公共泳池露出胸部,你如何看待这项权利?

2022-06-13 17:31:02

有人认为女性胸部作为“性征”应被遮蔽,不应展露于公众地方。而女性不像男性般公开地裸露上身,你认为社会对男女裸露的不同尺度是双重标准吗?

此前德国哥廷根市政府宣布容许公共泳池的女性泳客赤裸上身游泳,这项措施将由5月1日起正式施行至8月1日,为期3个月;哥廷根成为德国首个实施相关措施的城市。

新措施源于2021年一位跨性别男性泳客(生理性别为女,心理性别为男)因裸露上身被驱逐出泳池。据德国新闻的报道,该跨性别人士在室内的泳池赤裸上身游泳时,被员工要求遮蔽胸部。虽然这位泳客实时抗议,表示自己的性别认同为男性,但最终仍被员工驱赶,更被禁止再次踏足该泳池。

事发后,当地的体育委员会提出容许女泳客无上装游泳的建议,认为赤裸上身游泳应不分性别。政府希望透过这个政策,推动公众场所的性别平等待遇。试验期完结后,政府将讨论会否把措施常规化。

图1:来源Pexels的KarolinaGrabowska

男女露出胸部差别是双重标准?

长久以来,女性主义者质疑社会对男女裸露的尺度是双重标准——为何男性可以公开地裸露上身,但女性不能?公共泳池不准女性裸露上身的规定,正反映了女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差别待遇。女性主义者认为女性应有赤裸上身的自由。

虽然哥廷根市的新措施可谓是性别平权的进步,但被批评是受限的平等。因为当局只开放周末让女性可以裸上身游泳,措施也只是短暂性,但男性却可以在任何时间裸上身游泳、或是到公园日光浴。

另一方面,有网民认“为女性袒胸露乳会激发男士的性欲,造成不便和尴尬的情况,形容政策是由一帮老色鬼提出;又嘲笑指现实可能只有一群大妈来玩,令期待观看女性身材的男士失望。”

事实上,传统社会普遍认为女性胸部是第二性征,应被隐藏起来,不应于公众地方展露。坦露胸部被视为不雅、公然猥亵,甚至被荡妇羞辱。

对于以上的观点,女性主义者认为这是源于女性身体被性化。女性裸体总是被联系到性、色情,隐含了在父权社会下,女性的身体是为了满足男性性欲,忽略女性的主体性,压抑女性选择裸体的权利。这种性化女性胸部的男性视角,正正属于男性凝视,使女性的躯体被物化,成为男性观看和控制的对象,满足男性的窥探欲。

自由露出胸部运动

2012年,美国导演妮娜伊斯科发起自由露出胸部运动,她透过拍摄纪录片《胸部运动》,讲述一群女性赤裸上身,走上街头争取女性在公众场所裸露上半身的平等权利。

图2:来源豆瓣《FreetheNipple》

她把纪录片的预告上载至某社交平台进行宣传,但后来社交平台指此影片违反平台规则,把其删除。其后,一众名人包括麦莉·赛勒斯、蕾哈娜和克莉丝汀·泰根纷纷在社交平台上放出露出胸部的照片抗议,但被平台迅速删除。

这波运动随后传至全球各地,主要抗议社交媒体对女性胸部的审查,但对于男性则没有相同限制。

2015年,冰岛一名17岁女学生阿达·斯马拉多蒂尔在学校发起“自由露出胸部日”,在社交平台上传露点照并标签“露出胸部”,却受到网络霸凌,引来各地网友声援在社交平台响应,上传半裸照片至社交平台,把自由露出胸部运动卷至亚洲地区。

美国女权组织创办人罗伯逊批评社交平台审查机制所反映的男性凝视,“社交平台几乎决定了全世界看待女性裸体的角度,他们将女性裸体视为一项犯罪、让人为此感到丢脸。”她曾因发布裸体画作被社交平台永久停用账号。2019年,她以裸体方式在社交平台纽约的总部抗议审查机制。

社交平台近年修改了政策,允许用户发布有关医疗、健康或艺术的女性胸部照片,例如是女性喂母乳的照片、女性胸部切除后的疤痕照、描绘裸体的绘画、或其他艺术品相片。

热爱裸体文化的德国

事实上,裸体文化(也可称“天体文化”)在德国有悠久的传统。政府于海滩、公园和度假村设立专门的裸体区,让人们尽享不穿衣服的快乐。天体文化的精神是享受不受束缚的身体,摆脱社会上各种陈规陋习的束缚,与性爱并没有直接关联。

图3:来源Pexels的cottonbro

天体文化亦与德国的社会和政治环境息息相关,使裸体主义成为德国文化。

在19世纪末,裸体主义是回应工业现代化的行为。当时在柏林等大城市盛行一套“生活重整”哲学,提倡以性自由、有机食品等接近自然的生活方式,便有人在海滩裸体享受日光浴,但只属少数的资产阶级。

战后德国分裂为东德与西德后,裸体运动才真正繁荣起来,尤其是在东德——裸体不再局限于资产阶级。生活在社会主义下,东德人的各种自由受限制,裸体活动成为一个“安全阀”,提供一点“自由的活动”,释放紧张压力。在七八十年代,成千上万的裸体主义者挤满了海滩和公园。

作者:张白杨

编辑:钱文翰校对:陈珊雯


dior包包 https://www.aartmt.com/category/brand/dior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楚北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教育科研、体育健康、商旅生涯、国际资讯、综艺娱乐、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楚北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