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北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教育科研、体育健康、商旅生涯、国际资讯、综艺娱乐、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2-06-11 10:55:03
这段时间高考是稳占热搜的话题,特别是每年的作文题目都会引发大家的关注,今年关于《红楼梦》的选题,也是引起热议,但是作为专门研究《红楼梦》的红学家来说,却是非常的不满,并且怒批这个选题,指出三宗罪!
首先,是觉得选题人的品位低下,消费《红楼梦》,出题者想引导的方向是,从照搬到融入改变到创新的过程,但是选用《试才题对额》这段剧情,在文中是一个很无聊的文字游戏,不应该造成在高考作文里传播,所以认为出题人品位低下,容易给没看过红楼梦的人造成错觉,觉得这本书内都是这种无聊的桥段,很多精彩的桥段却不为人知。
并且,红学家认为这一段很多普通读者都会看不进去,然后非要选这段也是在用低端的手段,故意为难考生,实属有些无语。
其次,是歪曲原著的意思,误导了群众,就像文中最后是宝玉直接引用古诗词“曲径通幽处”获得了好评,并非是出题人想要的结果,让我们追求创新,而是想表达很多事情必须从实际出发,有些直接移用,有些可以修改后使用,有些要创新,不是一味的去追求创新。
最后,出题人胡乱胡牵乱扯,借题发挥,糟蹋这本名著,出题人想的是用这段情节表露宝玉的才华,但其实这段主要目的是介绍大观园的布局,题对额只是个引子,只是想为后面的剧情制造些波澜而已,出题人完全是搞错重点,断章取义乱发挥。
比起这一段,后面的配角们相互打圆场的场面,那才叫一个绝,作者为了突出宝玉,让每个人配角讲的话都是恰到好处的。但很可惜出题人并看不出这些内容的巧妙,还拿了作者最不重视甚至有些鄙视情怀的部分出题,实在是糟蹋了。
红学家的这些论点,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他们专门研究这方面的内容,对于这方面的追求也比较深,现在已经完成了考试,没办法做出什么调整,但如果下次出题时涉及这些,可以更了解名著再出,或许会更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