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北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教育科研、体育健康、商旅生涯、国际资讯、综艺娱乐、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2-04-25 11:20:37
Home/家
主人栾芸是个狂热的旅行爱好者,无奈疫情袭来困于家中。为了偶尔逃离当代节奏对人的追赶,她携手建筑师与设计师好友在北京延庆的山中打造了一方小院,门口挂着一块牌子,写着“无问时光”。屋子的色彩有“山系”的自然古朴,也有主人挚爱目的地——西班牙安达卢西亚的热烈奔放。
山中时光慢
向野而生一小院
院子里,几十年历史的香椿、枣树都保留在原地,之前旧屋子的砖瓦也都被二次利用,铺成院子里的地砖。过去时光的脉络历历可见。
“山高地深,时节绝晚。”山中的季节来得总比城市晚些,在前往小院的盘山公路上,桃花还是一片春日的艳红,季节的瞬间转换仿佛令人置身于另一个世界。
门外沿着房屋的外线做了户外木质露台,放一把椅子,在这里享受树影的摇曳,是感知山中初夏最简单直接的方法。椅子来自丹麦品牌CarlHansen&Son。
女主人栾芸喜欢用“我们的小院”来称呼这个自己在郊外的栖息地。小院位于北京延庆的香屯村,这里人口不多,幽静怡然。村子后面是古长城,蜿蜒起伏,保存完好的十三座烽火台虎踞其上;村子向东南走一段便是大云峡谷,流水潺潺,倒映出满溪的翠绿。
一楼的客厅是栾芸小型中古家具展示厅,大部分家具都是她和大嫩一件件从各地淘来的:法国lounge羊毛毡的椅子、法国艺术家签名的手工拓印茶几、摩洛哥风情的黄麻地毯......壁炉上的19世纪手绘珊瑚画作和黑檀木瓶、陶瓷茶几都来自家居买手店回到二十世纪。
栾芸筹备院子时的期许是远离城市的车水马龙,脱离当代节奏对人的驱赶,在这片空间里悠闲自得地享受“真空”般的时间凝滞。小院正是从这期许中向野而生,如今落成后,门口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无问时光”。
主人栾芸,理工科女生一枚,在国家部委工作多年后,投入科技创业大潮,忙碌中在设计自家小屋时悟到室内之于“家”的意义,华丽转身,志将成为将“美”与“功能”以“共情”融为一体的设计师。
疫情之前,栾芸是一个狂热的旅行爱好者,她钟情于探索世界各地的美丽,体味当地文化的同时,还尤其热爱发掘各类设计型酒店和民宿。她爱西班牙的安达卢西亚,那里热情奔放、开放融合的氛围时总会带给她极大的治愈。当疫情的到来阻挡了她“向外”的脚步,为了拥有逃离日常的机会,她一直渴望可以拥有一座度假小院。
好友携手,让梦想成真
吴海飞(左),建筑师,尚朴设计创始人。承担过众多大中型建筑设计,包括博物馆、办公楼、文化中心等,同时也擅长民宿设计;他以产品化思维探索共创设计的独特的理念,围绕用户需求精准解决设计问题和表达设计意图,并通过作品传递其独有文化气质。大嫩(右),独立室内设计师,其项目涵盖商业与住宅空间;她注重材质、色彩、光影的运用,喜欢多元化的设计,在工作中一直思考如何用好的设计带给人幸福感。
遇见这个小院完全是机缘巧合,几年前栾芸是香屯乡隅香舍民宿的常客,和民宿主人吴海飞成为了好朋友。一次闲聊中,吴海飞提到了这个院子,她和先生马上就觉得这是他们梦想中的院子,跃跃欲试地准备把它改造为自己的一处栖息地。而吴海飞从事建筑行业已经数十年,自然成了这处栖息地的最佳建筑师人选。
整面落地玻璃窗让阳光毫无阻挡地倾泻在客厅里,在不同材质的家具上形成异样的折射效果。米白色的天然贝母吊灯来自Verpan,与大地色系的定制的大理石餐桌和藤编橱柜相得益彰。法国1920年代的中古藤编餐椅、意大利1950年代古典高背椅和来自Casala的羊毛毡餐椅环绕在餐桌四周。
院子的基地大致呈三角形,吴海飞便沿着本来的基础形态建造房子,在北面形成了一个斜角,自然生成空间上的错落,独特又美观。这样不仅为二楼露台打造了更好的观景角度,也与隔壁邻居形成视觉隔断,保障了私密性。“这或许就是顺从自然后,它给予了一份善意的馈赠。”吴海飞笑着说。
室内设计师大嫩处处“制景”,她在通往二楼的楼梯一侧安装了茶色钢化玻璃,不仅与棕色的木地板相呼应,光亮的玻璃面还会倒映出屋外的树影。目之所及之处,大部分家具都是栾芸和大嫩一件件从各地淘来的。木质藤编摇椅来自Thonet,白色花瓶来自法国品牌Habitat。
享受自然馈赠的同时,曾经学习环境科学与工程的栾芸也在尽力回馈自然:院子里有几十年历史的香椿、枣树都保留在原地,之前旧屋子的砖瓦也都被二次利用,铺成院子里的地砖。站在小院里,过去时光的脉络历历可见。
这里时常飘散着手冲咖啡的香气。厨房的橱柜是在现场用砖头砌成的,后配了藤编柜门,橱柜来自凯诺家具。
吴海飞在设计中十分注重建筑与室内的和谐性。在北墙是否开窗的问题上,考虑到室内保温,他纠结了很久。北墙开窗无疑会对被动式建筑造成巨大的能量损耗,在美和能耗的平衡中,他还是无法放弃北面奇绝的山体景观:北面墙体的窗户外,就是山脉的一角,岩石的质地和纹路仿佛都触手可及。望向窗外,便可以产生置身于山中的真实感与奇幻感。
细腻的女性视角
为室内注入触手可及的幸福感
浴室窗户外,就是山脉一角,岩石的质地和纹路仿佛都触手可及。室内设计师大嫩特意为窗户中的“画作”定制了颜色相宜的“画框”与照明,入夜后,聚焦于巨石的灯光让空间显得格外浪漫。
2018年装修市区住宅时,栾芸发现设计赋予空间的变化,会切实地给人带来幸福感,她对给予“幸福感”的室内设计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浴室的整体色调与山体呈现一致。坐便器来自AXENT,手持花洒来自汉斯格雅。
建筑师完成了房子的“骨架”后,室内设计师大嫩(奚樱)以细腻的女性视角,与栾芸一同,让住宅饱满了起来。
二层卧室的一角,是栾芸颇为得意的“战利品”展示区。灯笼落地灯和淡褐色沙发分别来自意大利的Stilnovo和B&BITALIA。米色羊毛地毯来自曹峰,金属台灯是意大利设计大师AngeloLelii在1970年代的作品。
大嫩与栾芸同样热爱南法的优雅复古,以此为基点,俩人开始了兴趣相投的共创。她们都热衷于中古家具,认为时间的浸润会让它们具有温度,目光所及之处,大部分家具都是她俩一件件从各地淘来的。
二层的卧室以简单的米白为主色,墙上的壁龛放了一些栾芸平时使用的香薰蜡烛和淘来的手作陶瓷,为墙面增添了一些灵动。白色QUINTA床盖来自CelsodeLemos。
栾芸期待在这里达成所有在第一居所无法实现的、略显奢侈的愿景。大面积的院子和露台看似牺牲了居住面积,但却收获了在城市中无法获得的呼吸自然的机会;三个动线分离、完全独立的卧室尽管有些不合常规,但是保障了各自的“主权”与私密。
栾芸是一个狂热的旅行爱好者,她钟爱西班牙南部安达卢西亚地区,所以设计师大嫩为这间卧室赋予了南欧热情奔放的红色,身处其中,仿佛穿越到南欧,自由地享受着北纬40度的阳光。来自Foscarini的Lumiere蓝色台灯,是设计师RodolfoDordoni的作品;绿植旁边的两只陶罐,来自ZARAHOME;淡粉色盖毯来自CelsodeLemos;金色锥形漏斗落地灯来自意大利品牌Azucena。
来到户外,沿着房屋的外线做了木质平台,冬日时可坐在羊毛休闲椅里烤火;到了夏天,放几个蒲团,便成了夏天乘凉的好地方,像极了《海街日记》里出现的画面。这时北方的群山还稍显威严锐利,只盼夏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