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北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教育科研、体育健康、商旅生涯、国际资讯、综艺娱乐、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2-03-10 18:27:02
日前,俄罗斯喀琅施塔得公司开发出了一款新型的预警无人机。总设计师尼古拉·多尔任科夫表示,新款无人机的定位和作用类似于A-50预警机,并称“这是俄罗斯发展大型无人机的全新方向,这是预警机。”他称赞这款新型无人机具有良好的对低空目标探测能力,尺寸和隐形技术又让它难以被敌方发现,该机可充当通信中继节点,为海路航行的船只提供通信保障。
从官方公开的资料来看,该无人机的起飞重量达4吨,翼展30米,属大型长航时无人机,能以450公里/小时的飞行速度在10000米以上的高度长时间巡航,留空时间长达30小时以上。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对预警机来说至关重要的雷达探测性能,俄方却没有公布具体消息,连粗略的信息都没有,这对于一款主打预警功能的无人机来说,显得十分反常。
仅从俄方公布的图片和介绍信息来分析,与其说该机是“无人预警机”,倒不如说是俄方给这样一款“无人侦察机”生硬地套上了所谓“预警机”的“马甲”,大概率是想以这种文字游戏进行对外推销。要知道,预警机与侦察机的定位和功能区别相当大,现代高性能预警机除了要具备强大的远程雷达探测能力,还特别强调拥有空中指挥机关的功能,实际上是空中雷达站与指挥所的结合体。如果仅仅是有雷达侦察探测能力,而不能进行空中指挥,那顶多算是一架雷达性能较强的无人侦察机。
此外,现代预警机最主要的功能还是对空探测,特别强调对中高空目标的侦察和搜索能力,对地对海探测只是“副业”。因此,预警机的雷达大都强调装在机体上方,这样才能“站得高,看得远”。而俄方却一反常态地将雷达安装在无人机的下腹部,还称该“预警机”的专长在于“对低空目标的探测”,完全就是与预警机的功能背道而驰,倒是颇为符合对地侦察机的定位……
而且,由于本国电子工业发展水平不高,俄罗斯在高技术领域的半导体零部件上,大量依赖从中国、韩国和欧洲引进而来的产品,用以满足军工和民用产业的需要,这又进一步制约了本国电子装备性能的提升。想当年中国空军在空警系列预警机未成型时,曾有意引进俄罗斯的A-50预警机,结果在俄罗斯进行考察体验后,发现该机的探测精度和指挥性能并不如设想中的出色,且空中工作期间的人机体验也相当差,最后取消了引进念头。
待国产空警系列预警机成型后,中国空军随即全力扶植本国预警机来执行各类任务。如今俄罗斯在A-50预警机性能提升有限的情况下,未发展出其真正意义的全新型号,还拿无人侦察机来玩文字游戏,这就显得很微妙了。
如果非要对俄罗斯的这款雷达无人侦察机来进行定位,与其最接近的大概是美国的“全球鹰”长航时无人侦察机,中国在数年前也推出了类似的“翔龙”远程侦察无人机。不过与中美两国早已成熟的产品,以及中国和美国均在开发的下一代无人侦察机相比,俄方的机型显然陷入了刚诞生就落后一代的危机和窘境,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中国在无人机领域的先进程度。
平心而论,俄罗斯在无人机上被中美拉开不小的距离后,指望突然搞出所谓的“无人预警机”来弯道超车,这是不现实的。况且这种指鹿为马的文字游戏究竟能否在国际军火市场上受到认可,估计情况也不会很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