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北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教育科研、体育健康、商旅生涯、国际资讯、综艺娱乐、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2-02-25 16:48:02
抗美援朝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是洗刷近代中国百年之耻的扬威战斗。在这场关乎中华民族命运和前途的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以悍不畏死的英雄气概,以绝对劣势的武器装备和极其落后的后勤补给,打败了武装到牙齿里的美帝等西方16个国,一扫百年以来中国人任人凌辱和宰割的局面。
用彭德怀元帅的话来讲:“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的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由此可见,这场发生在朝鲜半岛上的战争的重要性。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在抗美援朝即将打响前后,作为曾经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威震八方的林彪,却强烈反对党中央毛主席作出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定,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众所周知,林彪是我军中极善大兵团作战的一员统帅,这位18岁进入黄埔军校学习,25岁担任红一军团军团长的传奇式人物,以其性格沉稳和周密谋划的用兵特征为世人所知。
从参加周恩来、贺龙等人领导的南昌起义,到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林彪凭借着自己的才智一步步完成了从士兵到将军的蜕变。
在抗日战争时期,林彪指挥的平型关战役,一战歼灭了号称日本“钢军”的板垣征四郎第5师团第21旅团,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了全面抗战的士气,其政治影响力实在是不可小觑。
在解放战争中,林彪以十万军队在关外打出了百万雄军,其后的三大战役中有两场大仗是他指挥下的功劳,他率领的四野军队所向披靡,从东北一路打到华北,从华北打到华中,再从华中又一路渡过琼州海峡解放海南岛。
林彪能创造如此辉煌的军事生涯离不开朱德和毛泽东这两位伯乐。在湘南起义中,朱德便发现了林彪的军事才华逐渐将其提拔;在井冈山上,林彪的军事才华也在历次的反围剿中展露无遗,深得毛泽东的赏识,毛泽东对这位年轻的军事指挥员寄予了厚望,而他也在井冈山根据地、中央根据地和长征中始终坚定支持毛泽东。
正是基于现实中林彪历次的表现不俗,朝鲜战争爆发后,毛泽东就有让林彪挂帅出征朝鲜的考虑。
然而,在1950年10月2日的中南海颐年堂会议上,林彪却说:
美国人一个师有大炮几百门,我们一个军有三十几门。他们有空军,我们没有。他们有海军,我们又没有。这仗怎么打?再看看国内,从红军打到解放军,二十几年就没停过。现在遍地土匪多如牛毛,老百姓连肚子都吃不饱。以前,为了过上好日子,他们拿起枪跟我们走,现在解放了,又要他们拿枪,他们愿意吗?
很显然,林彪此语是强烈反对出兵朝鲜,他看到的问题很多人都能看得到,但作为一名杰出的战略指挥家,抗美援朝战争所能带来的有利方面,他却选择性忽视。
林彪的发言引起了毛泽东的震惊。要知道,从土地革命战争以来,林彪始终几乎都与他站在同一条战线上。林彪当年被友军误伤,痛得在延安惨号连连,毛泽东闻声热泪横流,他一生当中流过几次眼泪啊!但对林彪却不一样,由此可见他对林彪的器重。
曾经,这样的一员曾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的爱将,如今却与自己的意见完全相左,自然毛泽东深感震惊。
其实对于出不出兵朝鲜,作为一国领导人的毛泽东也是考虑良久。
出兵?中国自近代以来打了一百多年的仗,整个国家千疮百孔,现在却要与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打仗能有胜算吗?无论输赢国内都能挺得住吗?
不出兵?北朝鲜一垮,社会主义阵营将威信扫地,新中国东面就会被帝国主义打开一个缺口,唇亡齿寒,户破堂危啊!
毛泽东思忖再三,最终痛苦地下定决心:一定要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对于毛泽东的决心,林彪不可能事先不知情。北朝鲜参赞柴成文回国述职后,周恩来总理就曾让他去向林彪报告,并将毛泽东的意见传达给了他,因此,林彪不可能不清楚毛泽东主席的决心,更不可能不清楚出兵朝鲜的有利方面。
如今却只捡弊端说出兵的坏处,却一概不提出兵的好处,林彪为什么如此强烈反对出兵朝鲜?
颐年堂会议结束后,毛泽东得知了林彪的明确态度后就曾一针见血指出了林彪强烈反对的症结。他说:
他就是私心重,怕打不赢影响他林总的威信!朝鲜同志前一段打胜仗的时候,他的情绪很高嘛!现在人民军要失败了,他就身体有病啦?我看他是有心病!为将者都没有必胜信念,怎么带兵打胜仗?
也就是说,毛泽东认为林彪之所以提出强烈反对的意见,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抗美援朝敌我力量太过悬殊,能否打赢这一仗,很多人心里都没底,林彪也不例外,他害怕打败仗影响他自己的声誉,因此他强烈反对。
另外一方面,毛泽东认为林彪此人打仗太过于求稳而致使没有“狭路相逢勇者胜”的亮剑决心,通过这一席话,林彪就被排除在了抗美援朝统帅人选名单之外了。
实际上,毛泽东主席点出了症结但还有一点没有明说,那就是林彪的身体状况确实不好。
林彪自从平型关大捷不久被友军误伤后,年纪轻轻的他患上了怕水、怕风、怕光、一紧张就出汗的毛病。后来这种状况愈发严重,甚至日夜痛得嗷嗷直叫,无奈之下,他只好远赴苏联开启了长达将近四年的休养和治疗。
但治疗回国后的林彪身体状况依然没有太大改善,怕水、怕风、怕光、一紧张就出汗的毛病依然存在,并且后来有愈发严重的倾向。特别是他率领四野在东北作战时,由于长时间的紧张,他的老毛病频发,为了缓解这个症状,在老乡吃黄豆的偏方下,林彪从此养成了吃黄豆缓解病症的习惯。
身体状况不好不适宜指挥作战在我军的战史上不是没有的。淮海战役打响时,曾经脑部严重受损的粟裕将军因为战场形势过于紧张,一度数次晕厥,最后不得不躺在担架上指挥完战斗部署。
要知道,当年的解放战争,我军的后勤补给相对比较充裕,对手的整体实力也不算非常强大,即便武器装备落后了些,纵使有病依然可以坚持下去。
而现在要出国远征了,论后勤补给肯定不如国内解放战争时期;论武器装备我军更是与敌人有着巨大的代差;论各方面的条件更是无法与国内相比。因此,如果林彪被派往朝鲜指挥作战,等待着他的极有可能是九死一生。
林彪对此不可能不清楚,因此他强烈反对出兵朝鲜,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会不顾自己前途而非得一意孤行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