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北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教育科研、体育健康、商旅生涯、国际资讯、综艺娱乐、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2-02-12 21:39:19
近些年,我国大肠癌病发率持续增长,它已经成了第一大消化道恶性肿瘤!
平均每年我国门诊新确诊的大肠癌患者,就突破了近50万人!
不但如此,大肠癌还呈现出了年轻化趋势,青中年患癌在临床上屡见不鲜!
也正因如此,网络上关于大肠癌所谓的科普越来越多,这些内容几乎都无一例外的提到了一种症状:大便习惯紊乱。有很多人并没有深入了解,错误的认为只要大便习惯发生改变,就是肠癌到来的信号,并因此陷入了恐肠癌的不良情绪中!
那么问题来了,三天一次大便、一天三次大便,到底哪一种才是肠癌信号呢?
首先,根据临床掌握的资料来看,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天大便次数约为1-2次。
但是,这种情况并不固定,因为我们摄入的三餐,并不会立刻被身体消化和吸收,整个消化系统的运转相当复杂,牵涉的器官包括了胃、肠道、肝脏以及胰腺等等。
从食物消化、变成残渣堆积到大肠需要一定的时间,并不是短短几个小时就可以完成的。
人消化食物到变成粪便的整个过程,大约需要1-3天左右。所以,在临床看来,只要是成年人每周保持三次以上的大便,就属于健康的状态!
而就算是出现大便习惯改变,也未必就是肠癌到来的信号!
1、一天三次大便
大便次数突然增加,诱发因素有很多,比如近些天摄入了大量食物、饮食量严重超标,大便次数自然会有所增加。
除此外,如果腹部受到了寒冷刺激、食用了大量带有刺激性的食物,又或者是出现了急性肠道感染、慢性肠道疾病、肠易激综合征等等,这都会导致大便次数增加,所以大便次数增多,不一定就是肠癌;
2、三天一次大便
一周有七天,三天一次大便,也就是一周内排便次数在2-3次左右。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因素也有很多,比如近期过度节食、饮食量降低,大便次数自然也会减少。
除此外,肠易激综合征、便秘等问题,也是导致大便次数减少的主要原因。特别是粪便干结难排出、排便费力、大便量减少,这就是典型的便秘症状!
既然如此,肠癌造成的大便习惯紊乱,究竟该是怎样的呢?
通常情况下,在肠道癌变的初期,患者大便次数的确是会有所增多、有腹泻症状,特别是在初期阶段,患者往往会在清晨起床后不久腹泻,之后大便次数逐渐增多,甚至夜间也会出现频繁腹泻症状。
这是因为肿瘤已经形成,癌肿会产生分泌物,它们都会刺激肠道、导致肠道功能紊乱;
但是,随着肠癌不断发展,大便次数增多症状就会发生改变,逐渐变成大便形状变细、排便困难、便秘等表现。
这是因为癌肿仍在不断生长,它围绕肠壁逐渐形成了周径浸润,导致肠腔越来越越窄,最终发展为肠道梗阻,患者因此出现了类似于便秘的表现。一般情况下,肠梗阻患者还会伴随明显的腹部不适,比如疼痛、腹胀等。
总的来说,无论是一天三次或三天一次大便,都不足以说它是肠道癌变的信号。
如果近期突然出现了大便习惯紊乱,且症状持续两周以上都没有缓解,这就需要就医检查,只有在专业仪器检查之后,才能知道身体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盲目恐慌只会耽误疾病诊断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