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北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教育科研、体育健康、商旅生涯、国际资讯、综艺娱乐、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2-01-16 09:26:27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作者:迟雨
近日,全国多地发布了新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其中多个省市延长了女性产假时间。目前,大部分省市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的产假在至128天至190天之间,陕西省生育三孩可以休半年奖励假,即共计350天,宁夏产妇在单位同意的情况可以休至孩子一周岁。
从计划生育转而鼓励生育,这一步转得似乎过快,但形势比人强,研判了当下我国的人口现状,就会明白这是非常必要的举措。
从各地近期的生育鼓励政策来看,不外乎三种方式:一是延长产假、生育假、夫妻双方享受育儿假等;二是发放生育津贴或补贴金;三是参保女职工生育三孩的费用纳入生育保险待遇支付范围。
不同的政策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总体效应无疑都是正面的。它们反映了我国在生育政策上的积极调整,这些政策利于增强家庭对生育的认知,提高家庭生育的积极性,特别是对生育方面加强保护的态度十分鲜明,有助于提升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
但正如专家所说,要全面提高社会生育意愿,仅仅依靠延长假期以及增加福利还不够,还需要更多配套政策支持,“比如住房空间要改善,还有教育问题、医疗问题,以及城市生活成本能不能降低。”
另一方面,由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一些政策在正面效应之外,对某一部分群体或许潜藏着不利的影响,可能会对政策的执行造成有形或无形的阻碍,对此也需要早作准备,周密筹划。
以延长生育假来论,社会普遍欢迎的同时,也不乏一些担忧的声音,集中体现在两点上,一是担心企业特别是中小规模的民企能否扛得住,因为女员工延长生育假确定无疑地会摊高其成本,二是担心女性在劳动市场上的竞争力会不会因此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其就业率下降。
这两种担心所反映的问题其实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归根结底,就是政策变动所带来的成本如何分摊比较适宜的问题。
从根本上来说,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下,企业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很难说其有足够的动力去承担这些突然增加的成本。
很多研究发现,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上本来就相对弱势,一些企业对女性劳动力或多或少地存在歧视,在招聘员工时更愿意选择男性劳动力。如果女性在劳动力市场本身就处在弱势地位,延长生育假政策会不会让她们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处境进一步恶化,的确是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
即使国家层面可以利用法规等手段增强相关政策的强制力,但如果企业消极应对,如何破除那些针对女性的隐形壁垒,也会让监管部门头疼。
因此,鼓励生育必须有一个能够较好平衡各方利益的方案,也只有这样的方案,才能行之久远。
考虑到女性生育是家庭行为,家庭和国家是最主要的直接受益方,由此产生的成本,如果主要压在企业身上显然不太合理。假若政府财政能够分担起一部分生育成本,在减免税费外,补偿企业的雇佣成本,相信多数企业会有足够意愿配合这项政策的落地。
无论如何,延长生育假只是发出鼓励生育信号的一部分。不可或缺,但也无法解决所有问题。要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作者系特约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