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盈利只给股东?中原地产施永青:分一部分给员工不会吃亏

2021-12-31 17:38:02

白癜风遮盖

核心提示:

1.香港的资本主义体制下,企业财富分配的最大问题是,盈利只给出钱的股东。但光有资金不能创造财富,不能忽略员工付出的脑力或体力劳动。在首次分配时,就要考虑公平合理,让员工能分享劳动果实,这样才有机会共同富裕。中原地产创始人施永青倡议“三三三”的分配方式,即公司把盈利分为3份,分别给出钱的股东、参与工作的员工,以及公司拿来再发展再投资。

2.企业家拿钱出来做慈善,属于第三次分配。施永青相信,大部分有能力的企业家,最后都会走上慈善事业的道路。他认为,拿多余的钱帮助最有困难、有需要的人,更能反映他们的能力和价值。

3.在没有法律制度规定普通劳动者可以分享盈利之前,民众需要有自己的房屋,才能分享到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这也是共同富裕的过程。

4.目前,香港特区政府首要任务是解决基层需要,未来10年计划兴建总房屋量达43万个单位,且7成都是公屋,私人市场占比较小。现在,对于有条件的人来说,买房仍不失为好的投资选择,但不要盲目炒作。国家希望社会资金不光流入房地产,也要支持一些创新工业。

▎ 观景台俯瞰香港。图源:视觉中国

香港社会如何实现“共同富裕”?首次分配时让劳动者也分到盈利

施永青: 以我的理解,香港跟内地的情况不一样。但是为了共同富裕,香港原来的政策是如何并不重要。我个人一直在倡议,要在首次分配上反映劳动者应有的角色。

在国际歌里有一句话,“我们要得回劳动果实”。现在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报酬制度,最大问题在哪?就是公司的盈利只给出钱的股东,盈利是不分给员工的。根据马克思主义劳动创造财富,单是资金是不能创造财富的,一定是要有人的脑力劳动或者是体力劳动,或者是他(她)的创意加进去,才会有劳动成果,有盈利,有新的财富生产出来,所以人的价值是最大的。

工资只反映劳动市场的供求关系,单是靠工资,不能反映创造出新财富的劳动过程。不让劳动人民分享这份财富的话,这就不是社会主义制度,是资本主义制度。只有在首次分配时,让员工也能分享劳动果实,这样才有机会共同富裕。

▎ 2020年10月29日,香港劳工处在湾仔修顿室内场馆举行大型招聘会

所以我一直都是倡议公司的盈利,要分为三个部分,其中一部分是给出钱的股东,也有一部分是给参与工作的员工,最后一部分公司拿来再发展再投资。

如果没在首次分配的时候,给劳动人民应有的报酬,往后再去补救,就没这么好了 。现在一般来说,我们的分配有三次:第一次是员工拿工资;第二次是政府抽税。第一次分配得不公平,需要政府去做一些补救。如果没有政府提供的一些福利服务,劳动人民单靠工资(收入),他们的医疗、教育可能都会出问题,可能很多地方都需要有政府的服务去做补充,这是第二次分配;第三次分配就是有一些慈善家,他们自己收入较好、有盈余,就拿出来做善事。但这需要他们自愿主动去做,对社会没有足够保障。

所以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是在首次分配的时候,员工不但拿到人力市场的回报,还可以有公司盈利的一部分给他们分。最好公司在招聘时,要有两份报酬,第一份是员工的月工资,另外就是告诉员工每段时间公司的盈利中有多少比例是可以分给他们的。如果他们做得好、公司业绩好,他们能分到的盈利会增加。

我自己在公司的做法就是,拿1/3的盈利分给员工。员工怎么分?就是按照他们的工资比例来分,用全公司的工资总量做分母,个人的工资做分子,乘以一个比例,来分公司1/3的盈利。这样做,员工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升。另外这是盈利部分,公司也不用承担太高的成本。赚了钱才分,所以对公司成本负担没有增加很多,只是把赚到的钱也分给他们一点。我听说华为员工都可以分享,所以我认为这是社会主义制度应有的优点。

带头把一部分利润分给劳动者,让企业更具竞争力

施永青: 在香港,(这)只是我个人提倡的做法,没有政府的规定,但也得到一些朋友的支持。我搞了个创业基金,跟一些朋友合作,支持他人创业。如果有人想创业资金不够,我可以给他们资金,前提是他们要按照我的分配方式去分配。有一些行业照我的方法去做,做出来成果非常好。

我们搞了一家公司作为平台,下面有20多家不同的广告公司挂在我们这里,都采用“三三三”分配方法。一些外资大公司里的管理人员、专业人员都过来加入,因为可以分到30%的盈利。(我们)这家公司(虽然成立)不久,但即使在疫情下我们业绩也非常好,现在已经差不多是本地广告公司里做得最好的一家。所以这种分配方式,也有一定的竞争力。

我本来的想法是,即使特区政府不推行(这套方法),若是我用这套方法做出成绩,慢慢占领市场,其他竞争者就不得不跟着这样做,要不然他们就招不到人了。

在内地就比较简单,中国共产党执政,信仰马克思主义,而马克思主义跟资本主义最大的区别就在分配制度。我们说自己是社会主义国家,但并没有让劳动者分享劳动成果,为什么不把利润分给员工?中国共产党可以制定一些法律,规定所有招聘者,赚了钱都要分给员工,我相信员工的积极性一定更好。

另外,内地经常说要刺激内需,靠内需去拉动本地经济,才有内循环。如果劳动人民都没分享到利润,都到了少数资本家手里,怎么去增加内需?现在内地的经济结构都是股份制,什么叫股份制?就是出钱的人有股份,有公司的管理权和分配权。这些权利不在劳动人民的手里,这不符合社会主义原则。

有些富人苦恼挣钱花不完,个人价值最大化的方式做慈善

施永青: 在我们公司,算上我一共有3个股东。我把自己的股权放进一个慈善基金,基本上公司赚的钱不进我的口袋,而是拿去做慈善。虽然这个基金由我控制,我对公司的管理权还是有一定的参与和影响,但是跟分配没有关系,我分到的股息是用来做慈善。

我们公司有分纯利的制度,现在分的纯利不止1/3。因为有很多层级,所以我们从区域经理到城市经理,从公司集团到后勤,都能分这笔钱。其实并非把股东的利益完全剥夺,还是有一定的保障:股东除了拿1/3(纯利),还有1/3是拿来给公司再投资。公司的再投资,对股东也有好处。

施永青: 其实大部分企业家,我相信最后他们都会走上慈善事业的道路。美国很多富豪,像巴菲特、比尔·盖茨,很多富豪后来都把自己的钱捐到慈善基金里,为什么这么做?

有能力的人,他(她)的能力不单能在自己身上反映。赚了再多钱,也不可能把所有东西都吃进肚子里去。比如喜欢吃鲍鱼,吃太多了胆固醇会很高;喜欢戴名表,戴一块在手上就行,不可能戴十块在手臂上;喜欢名牌包包,背一个出去就够,不会(每次)背十个……所以用钱来反映能力是有限的。一个人生命有限,迟早要死,有些人用不完自己的钱,那怎么才能充分反映价值?这个价值一定是在他人身上反映出来的,不是在自己身上。

如果你能通过赚回来的钱,帮更多人改善生活,你的价值和能力就出来了。可以是帮一两个人,也可以帮社会上一大群人。不仅是帮身边的人,也可以远一点,甚至是帮国外的人。

我自己的慈善资金主要是做中国农村的工作,去解决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另外,我其实在世界其它地区也有做。比如说在孟加拉,他们那边有一些难民,我帮他们建难民营;在菲律宾,我为他们搞卫生、医疗;在贝鲁特、中东也有建一些学校给难民,还有些地方出现地震或水灾,也可以去援助他们……这样做,就可以使你的价值在不同的人身上反映出来。

什么时候的价值最大?帮一些最困难的人,你的价值就最大了。现在整个世界其实很不公平,有些人的生活还是很困难。如果有(帮助他人的)能力不用,只把钱放在银行户口里,是一个浪费。

一些有钱的朋友说,他已经拼命花钱,但花来花去都是整沓钞票里最上面的那几张 。如果说赚回来的钱都塞在底下,永远没机会用,那赚来干什么?一段时间他也觉得没劲,赚的钱自己都花不完。我跟他说,(那)你去做善事嘛,做公益事业,再多钱都能用出去。

从“共同富裕”目标,看香港的房地产角色

说到香港住房问题,一定要看到两边,一边是公共房屋,一边是私人房屋。香港有一半民众住在政府资助的公屋里,而另外一半收入相对高一些的人,住在私人房屋。记得97年刚刚回归的时候,政府打算推出85000个公共房屋。没想到碰上亚洲金融海啸,香港的房价下跌最多接近七成,不少中产成为负资产。

现在政府推出了建造北部都会圈的宏伟构想,大幅增加房屋供应量,总数将比现在所有的市区房规模还要大,以解决年轻人和基层民众住房难的问题。

您觉得大量房屋推出后,会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什么影响?今后香港的房地产会不会没有了投资价值?它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又会扮演什么角色?

施永青: 香港现在首先要解决民生问题,也就是基层民众的居住问题 。除此之外,他们也需要拥有自己的房子,可以分享到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好处。有(自己的)房子也是共同富裕的过程。因为经济好,房价就会升,房价增速涨幅都比工资快。所以,如果你有房子,就分享到了经济增长的好处;但如果你只是拿工资,分不到公司盈利部分的报酬,那就永远吃亏。

▎ 2021年10月5日,香港基层家庭居住劏房情况

法国有个经济学家做过统计,这些年来经济增长,资本靠投资获利,比打工获得要多很多。所以打工就没有好处,只够个人的生活。

(普通劳动者)要分享社会进步(带来的红利),在没有法律制度规定可以分享利润之前,很多人都是通过买房子(来实现)。房住不炒,(但)为什么这么多人还是去买?不买就没机会分享社会进步的好处。当然买了房子,也可能要承担一定风险,经济动荡的时候房价也会跌。但是仍有很多人相信房价会涨,能通过买房致富。

在政府还没办法保证大家可以共同富裕的时候,很多人还是会买房子的,这是实际的情况,你说香港将来会怎么样?

香港特区政府现在首先会解决基层需要,所以现在建廉租屋 。“居者有其屋”,尤其是福利房比较多。七成是资助性的房屋,三成是在私人市场,所以未来私人市场供应比例还是小的。政府最新的市政报告里披露,未来10年将兴建约33万个公营房屋单位,每年接近3.3万个;而未来10年只计划10万个私营房屋单位,每年才1万个左右。所以未来香港房屋私人市场供应有限,普通人就住公屋,经济好一点的人才有机会在私人市场买房。

如果民生问题解决后,香港特区政府对私人市场的干预就会减小 。香港私人市场不仅反映30%本地有钱人的购买力,另外还反映先富起来的内地人在投资上的偏好,而且这部分人不是小富,是大富。比如说他们更喜欢买香港的房子,还是买内地的房子?如果喜欢买香港房子多一点,香港房价就会上升。所以我看香港私人市场的房价是跌不下来的,除非说不允许内地人来买房子。现在内地人来港买房要付30%的印花税,(但)还是有这么多人来买,所以内地对投资香港房产的偏好度很高。

有条件投资住房,不要盲目炒作

施永青: 我觉得有条件的(可以)投资在房产上,既是投资,也可以自己用。 其它的投资,比如买股票没有什么用的,不可能拿来做墙纸,现在都是电子记录。但买了房子可以自用,也可以出租,有租金收入。现在利息这么低,其实买房子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 香港夜晚灯如繁星

当然也要看供求情况。内地很多三四线城市(房产)供应已经太多,空置的情况很严重。(这时候)再去买,就可能不容易租得出去,也租不到好价钱。此时去买还会给投资者一个错觉,让大家以为房价会升,都去买房子,越买越深,社会资金都流进房地产,这不是国家想看到的情况。

国家现在乐见资金流向一些创新科技行业,不要只是流到房地产 。因为一个国家要强大起来,不能单靠房地产,没有哪个国家是靠房地产做得好才变强国的。所以我们还是要平衡一点,资金要支持一些创新工业。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楚北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教育科研、体育健康、商旅生涯、国际资讯、综艺娱乐、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楚北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